文献导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献导读

HR-pQCT评估长期HIV感染患者骨微结构变化的相关因素

来源: CSOBMR 发布日期:2021-05-17 14:10:46浏览:1225次

Foreman SC, Wu PH, Kuang R, et 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bone microstructural alterations assessed by HR-pQCT in long-term HIV-infected individuals.  

HR-pQCT评估长期HIV感染患者骨微结构变化的相关因素 

Bone. 2020 Apr;133:115210.    


  目的:在HIV长期感染的成年患者中,低骨密度和骨折风险增加已经成为其严重的并发症。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运动、营养和药物因素与长期慢性HIV感染成人患者骨骼质量的关系。


  方法:选取43例HIV感染的成年患者(中位BMI 25.7,范围 18.2-35.6kg/m2,平均年龄57岁,年龄跨度50-69岁)。研究对象接受桡骨末端及胫骨高分辨率外周定量CT(HR-pQCT),同时接受问卷调查,项目包括修订后的针对老年人群的社区健康活动模式项目(CHAMPS)、迷你营养评估(MNA)以及药物评估。采用多变量回归模型经校对相关人口学特征等因素后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估运动、营养状态、富马酸替诺福韦酯(TDF)和蛋白酶抑制剂(PI)的使用与骨密度和骨微观结构变化的相关因素。


  结果:回归模型显示,较高的营养状态评分与较高的胫骨皮质厚度(R2 = 0.23; β= 0.03; p= 0.044)以及较高的桡骨皮质骨密度(R2=0.43;β=8.4;p=0.026)相关。每周进行体育运动的频率与较高的桡骨小梁骨密度显著相关(R2 = 0.38;β= 0.96;p= 0.050),同时与较高的桡骨小梁数(R2 = 0.31;β= 0.01;p= 0.026)、更低的胫骨与桡骨小梁分离度(胫骨R2 = 0.30; β= -0.003;p= 0.038,桡骨R2 = 0.35;β= -0.003;p= 0.021)以及更高的桡骨硬度有关(R2 = 0.45;β= 0.38;p= 0.047)。更高频率的骨骼负重运动与较高的胫骨小梁骨密度显著相关(R2 = 0.44;β= 4.06;p= 0.036),同时与胫骨硬度相关(R2 = 0.46;β= 3.06;p= 0.050)、与胫骨预计负重载荷相关(R2 = 0.46;β= 0.17;p= 0.049)。富马酸替诺福韦酯(TDF)以及蛋白酶抑制剂(PI)的联合使用与较低的桡骨小梁骨密度(R2 = 0.39;β= -41.2;p= 0.042)、较低的桡骨小梁数量(R2 = 0.34;β= -0.44;p= 0.009)以及较大的桡骨小梁分离度相关(R2 = 0.42;β= 0.16;p= 0.002)。单药使用TDF未发现与骨质量降低有关。


  结论:在HIV长期感染的成年患者中,营养不良与骨皮质质量降低有关,而体力活动的频率降低,尤其是机械负荷运动频率减少与松质骨结构缺陷及骨强度降低有关。TDF及PI的联合使用会对骨小梁结构产生有害影响。



编译  赵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老年医学科


新闻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