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导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献导读

椎体成形术后早发性临近椎体骨折风险因素的研究

来源:CSOBMR 发布日期:2020-01-06 17:06:54浏览:4458次

A Study of Risk Factors for Early-Onset Adjacent Vertebral FracturesAfterKyphoplasty

椎体成形术后早发性临近椎体骨折风险因素的研究

Masayoshi Morozumi, YujiMatsubara,Akio Muramoto, et al.
Global Spine Journal The Author(s) 2019 DOI:10.1177/2192568219834899


摘要

目的:研究引起早发性(术后2月内)椎体成形术后临近椎体骨折(EO-AVFs)的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本研究共有108个椎体(95例患者)。作者通过检查患者的一般资料、早发性临近椎体骨折的节段、手术相关的因素和影像学表现。根据有或无早发性临近椎体骨折把所有病例分为两组,通过单因素,相关性和多因素分析,分析两组病例中早发性椎体骨折的风险因素。

结果:有28个椎体发生早发性椎体骨折,80个椎体没有发生早发性椎体压缩骨折。发性临椎骨折的发生率为26%。93%的早发性临椎骨折发生在胸腰段骨折的患者,7%发生在其他节段,证明胸腰段骨折患者是早发性临椎骨折的高危人群。对于没有早发性临椎骨折和有早发性临椎骨折的患者,年龄有显著差异(76岁和80岁),术前椎体角度(17.8°和23度)和矫正的椎体角度(7.3°和12.7°)也有显著差异。其他观察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Pearson’s相关系数0.66(P<0.000=,因此,术前椎体角度和术后椎体矫正角度有显著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优势比, 1.112; 95% CI, 1.025-1.206)、术前椎体角度(优势比, 1.08; 95% CI, 1.026-1.135) 是协变量,早发性临椎骨折的发生是因变量。因此,年龄、椎体角度是早发性临椎骨折的风险因素。

结论:年龄、术前椎体角度和术后矫正的椎体角度是椎体成形术后发生早发性椎体骨折的风险因素。


编译:蔡利军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脊柱骨科

新闻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