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新疆克拉玛依居民维生素D水平现状调查

来源:CSOBMR 发布日期:2019-11-13 11:13:02浏览:12286次

作者:王福刚 朱文秀 王晓妹 罗超 于帆

单位:克拉玛依市人民医院 检验科


摘要:目的 了解克拉玛依居民维生素D水平现状,为该地区居民防治维生素D缺乏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25-羟维生素D(25-hydroxy vitamin D,25-OHD),收集2017年克拉玛依市人民医院全部健康检查人群25-OHD数据,比较不同年龄、性别、季节人群25-OHD水平的差异。结果 共纳入4 601例研究对象,年龄0.5~93岁,男女比例1:2.38。血清25-OHD的平均水平为(37.32±21.78)nmol/L,其中维生素D缺乏、不足、充足人数分别占受检总人数的81.22%、14.10%、4.67%。小于12岁儿童维生素D几乎不缺乏,男女间25-OH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19岁青少年25-OHD水平男性高于女性,分别为(41.65±20.48)和(28.02±18.40)nmol/L,P<0.05;生育年龄段女性均高于男性,20~34岁组男性和女性25-OHD水平分别为(31.95±18.68)和(37.30±19.02)nmol/L,35~44岁男性和女性25-OHD水平分别为(30.20±14.62)和(36.75±19.50)nmol/L,均P<0.05;更年期及老年组男性25-OHD水平男性均高于女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夏、秋、冬三季25-OHD水平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5;春季比秋季维生素D缺乏明显。结论 克拉玛依居民维生素D水平普遍较低,且维生素D水平与年龄、季节及性别都有相关性。

关键词:维生素D;25-羟维生素D;年龄;性别;季节


维生素D是人体内一种脂溶性类固醇激素,其主要作用是增加肠钙的吸收,调节钙磷代谢。近年来研究发现维生素D缺乏还与肿瘤、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关。而25-羟维生素D(25-hydroxy vitamin D,25-OHD)是维生素D在体内的主要储存形式,占总量的95%以上,因其半衰期长(2~3周)、不易受机体代谢影响(血清钙和甲状旁腺素等)而被公认为维生素D的客观评价指标

克拉玛依市地处新疆西北部,北纬45度,人口39.1万人,居民中汉族占76.6%,维吾尔族占14.7%,其他少数民族占8.7%。本项目通过检测克拉玛依地区不同年龄和性别人群25-OHD水平,以便了解当地居民维生素D的基本状态,为防治维生素D缺乏提供依据。


对象与方法

对象

随机抽取2017年1月至12月来克拉玛依市人民医院常规检测25-OHD水平的4 601例居民,年龄0.5~93(45.62±17.81)岁,男女比例1:2.38。其中男性1363例,年龄0.5~93(50.83±19.94)岁;女性3238例,年龄0.5~88(42.36±17.41)岁。排除可能引起维生素D变化的干扰因素如使用影响维生素D吸收的药物(考来烯胺、矿物油、硫糖铝)和疾病(慢性乳糜泻、肝、胆、胰疾病)等。

根据女性生育周期对应年龄,将对象分成7个年龄组,男性与女性同年龄分组:<12岁(儿童)、12~19岁(青少年)、20~34岁(生育高峰期)、35~44岁(高龄生育期)、45~54岁(更年期)、55~64岁和≥65岁的老年组。


研究方法

仪器及试剂:使用罗氏e601电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25-OHD水平,试剂、校准品和质控品均为仪器原装配套。

标本准备:空腹抽取静脉血标本3~4 mL,3 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4 h内检测。

25-OHD判断标准:根据中华骨质疏松学会2018年的专家共识标准:血清25-OHD<25 nmol/L为严重缺乏,25-OHD<50 nmol/L为维生素D缺乏,25-OHD<75 nmol/L为维生素D不足,25-OHD≥75 nmol/L为维生素D充足。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基线情况

4 601例研究对象25-OHD水平为(37.32±21.78)nmol/L,其中男性(38.32±22.81)nmol/L,女性(36.91±21.32)nmol/L,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81,P=0.006 0)。25-OHD缺乏(包括严重缺乏和缺乏)高达81.22%(3 737/4 601),不足占14.10%(649/4 601),充足仅占4.67%(215/4 601)。女性严重缺乏发生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不同性别间维生素D缺乏、不足、充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 1)。


年龄的影响

年龄分组结果显示:20岁之前居民25-OHD水平男性高于女性,而处于生育期则女性高于男性,更年期之后,又转为男性高于女性(表 2)。


季节的影响

季节分组结果显示:夏、秋、冬三季25-OHD水平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意义,其中秋季最高,而春季最低;春季女性高于男性,但差异无统计意义(表 3)。


表.png

讨论

维生素D缺乏是一个世界范围的流行病,在中国也很严重,新疆地区情况不明,本研究首先发现新疆克拉玛依市居民25-OHD缺乏(≤50 nmol/L)明显,患病率高达81.22%,而达到充足水平(≥75 nmol/L)比例仅为4.67%。克拉玛依居民25-OHD平均水平(37.32±21.78)nmol/L,低于其他文献报道,而男性(38.32±22.81)nmol/L,女性(36.91±21.32)nmol/L,与国内有关报道相似,略高于北京地区妇女的(33.00±13.5)nmol/L。这一水平远低于美国的62.5 nmol/L和加拿大的75 nmol/L

本研究发现,克拉玛依地区居民不同季节的维生素D也有差别,春季(1~3月)最低,秋季(7~9月)最高,这与北半球多数城市相似。

人体维生素D有两个来源,即由食物获得外源性维生素D和通过皮肤暴露于日光紫外线,皮肤中7-脱氢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3合成内源性维生素D。体内维生素D在肝细胞内质网和线粒体中经25-羟化酶催化生成25-OHD,然后在肾脏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内经1-羟化酶催化生成1,25-羟维生素D,经血液循环作用于靶器官。由于食物中含量很少或几乎不含维生素D,所以日光暴露成为我国人群获得维生素D的最主要来源

年龄也可能是影响维生素D水平的一个因素。儿童一般喜欢户外活动,接受紫外线照射时间长,皮肤合成维生素D比较多。本研究结果显示小于12岁的儿童,25-OHD水平在男性和女性间无明显性别差异,均基本达到充足水平,与席向红等报道略有不同,这可能是两项研究分组年龄不同所致。

12~19岁组,25-OHD水平男性明显高于女性且有统计学意义,这可能是因为该年龄阶段青少年兴趣爱好不同,男性喜欢户外活动接收紫外线多,而女性偏向室内活动或避免日晒生活习惯有关。

本研究结果显示,45岁以上三组人群(45~54岁、55~64岁和≥65岁)25-OHD水平高于20~44岁两组人群(20~34岁和35~44岁),男性均高于女性但没有统计意义。克拉玛依是一座因油田而形成的矿区城市,居民一般均有稳定工作,贫富差距不明显,生活节奏较慢。而45岁以上居民大多数临近退休或已退休,一般家庭稳定,生活比较规律。加上居民普遍保健意识增加,频繁户外活动,接触日光紫外线照射较多而合成维生素D较多所致。女性因为更年期之后体内激素下降,与男性体内激素差别不明显而导致无性别差异。这与国内文献报道老年人是维生素D缺乏的高危人群相一致。

由于一年四季日光照射时间不同,导致在不同的季节体内维生素D水平具有差别。本研究结果显示,25-OHD水平秋季最高而春季最低,且夏、秋、冬三季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具有统计意义;春季女性高于男性但无统计意义。这是因为克拉玛依地处新疆北部,地理位于北纬45.35°东经84.53°,属于中纬度内陆,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春秋季较短,冬夏温差大。居民工作、娱乐的时间绝大多数集中在室内,即使户外也是衣物包裹比较严实,尤其女性有意避免日晒使用防晒物品,使皮肤暴露在日光下的时间非常少,户外接收紫外线照射时间少,导致维生素D在体内合成较少

值得研究的是,25-OHD水平在20~44岁年龄阶段,育龄期妇女明显高于男性且有统计意义。项目组分析认为可能存在以下原因:(1)骨骼的发育和代谢依赖于性激素作用,雌激素缺乏最终引起破骨细胞功能亢进,而该年龄段女性体内性激素水平普遍较高,是否机体因高性激素状态对骨骼的发育和代谢形成负反馈而导致维生素D水平增高。(2)该年龄段妇女因备孕等各种原因,增加外源性维生素D摄入,导致其结果高于男性。(3)依照中国人风俗习惯,该年龄段男性一般都是家庭支柱,正处于生活家庭压力高峰期,工作强度及时间都比女性强,加之嗜烟酒等不好生活习惯,导致外源性及内源性维生素D均低于同年龄段女性。

由于受地域和条件限制,选取的对象存在一定的局限,本研究“育龄期的妇女25-OHD水平明显高于同年龄段男性”这一结果与宋淑军等报道的年轻女性的维生素D水平明显低于其他各组水平不一致。这一现象到底是研究对象和地域的局限性引起还是确实客观存在这一现象,需要进一步大样本的研究证实。


新闻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