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导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献导读

非髋部骨折个体持续高死亡率的相对生存分析

来源:CSOBMR 发布日期:2019-03-05 09:49:01浏览:974次

非髋部骨折个体持续高死亡率的相对生存分析

Persistence of excess mortality following individual non-hipfractures: A relative survival analysis.


2018 Jul 19.doi: 10.1210/jc.2017-02656.


背景:关于非髋部脆性骨折后持续的高死亡率知之甚少。

目的:本研究旨在确定哪种类型骨折与高死亡率相关,以及确定这些类型骨折发生高死亡率的持续时间。

方法:此项目采用注册表随访研究,在丹麦全国对2001年首次经历脆性骨折的50岁以上的患者随访10年,记录其死亡风险。主要随访指标包括:使用相对生存分析法来分析骨折对死亡率的贡献率,并记录精确的骨折至死亡的时间间隔,并进一步分析上述人群中与时间相关的死亡率变化。

结果:2001年纳入研究的脆性骨折的女性有21123例(平均年龄为72±13岁),发生死亡10668例;男性有9481例(67±12岁),发生死亡4745例。我们观察到所有的中轴骨及下肢骨折发生了高死亡率。大多数的死亡发生在骨折后的第一年以内,其后高死亡率逐渐下降。髋部骨折的死亡率最高(男性和女性在骨折后一年以内的死亡率分别达33%和20%)。股骨或骨盆骨折1年后的死亡率为20-25%,椎体为10%,肱骨、肋骨或锁骨为5-10%,小腿部为3%。髋关节骨折10年后,股骨、其他中轴骨及下肢骨骨折约5年后,尽管其死亡率下降得很低了,但仍然观察到显著的差异性。

结论:本研究强调了各种各样的脆性骨折对持续性高死亡率的重要贡献,因此早期干预是有益的。


作者:Tran T, Bliuc D,Hansen L, Abrahamsen B, van den Bergh J, Eisman JA, van Geel T, Geusens P,Vestergaard P, Nguyen TV, Center JR

编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帅波 沈霖

新闻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