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质量及骨代谢指标与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的相关性
来源:CSOBMR 发布日期:2018-10-08 09:54:52浏览:1421次
作者:徐新1 李姝婷2 代芳1 何勇1 张楠1 杨洋3 赵广碧4 章秋1
单位:
1、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
2、六安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3、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密度室
4、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实验室
摘要:目的 探讨绝经后女性体质量、体脂、骨代谢指标与骨质疏松的关系,分析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osteoporosis self-assessment tool for Asians,OSTA)识别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准确性。方法 选取健康绝经后女性131例,根据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dex,BMI)及双能X线骨密度结果将受试者分为体质量正常组、超重肥胖组;骨质疏松组及非骨质疏松组。比较组间骨密度差异及体质量、体脂、骨代谢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分析OSTA指数识别OP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结果 超重肥胖组股骨颈、股骨大转子及腰椎L2-4部位骨密度较正常组升高,超重肥胖组分别为(0.82±0.12)g/cm3,(0.72±0.11)g/cm3,(1.06±0.17)g/cm3,正常组分别为(0.76±0.14)g/cm3,(0.64±0.12)g/cm3,(0.96±0.20)g/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OP组体质量、BMI、体脂百分比、25羟维生素D3(25 hydroxy vitamin D3,25OHD3)、雌二醇(estradiol,E2)较正常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OSTA指数、E2、体质量、体脂百分比、BMI与骨密度呈正相关性。OSTA指数识别OP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54。结论 健康绝经后女性适量增加体质量和体脂有利于骨密度增加,骨代谢指标可指导骨质疏松的早期诊断,OSTA指数可用于中国绝经后女性OP筛检。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骨密度;体质量;骨代谢指标;OSTA指数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指骨量减少,骨细微结构改变,以致骨脆性增加的代谢性疾病。绝经后女性是OP的主要受累人群,因此OP的早期预防和诊断具有极高的重要性。目前,对于肥胖与OP的关系看法不一。OSTA指数可用于OP的简易筛检,但其对于中国女性OP的筛检准确性报道不尽相同。本研究旨在发现绝经后女性OP的危险因素,将其与骨代谢指标及骨折风险评估工具相结合,以尽早识别OP患者,从而早期干预,早期治疗,改善生存质量。
对象与方法
对象
选择2014年5月至2014年8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中心就诊的健康绝经后女性131例。纳入标准:(1)年龄55~75岁;(2)自然绝经,绝经时间大于1年。排除标准:(1)继发性OP;(2)子宫及卵巢切除术后;(3)近6个月服用影响骨代谢药物;(4)既往发生过OP性骨折;(5)严重肝肾功能损害。研究获得所在单位伦理委员会批准,受试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将入选对象按照2006年《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分为体质量正常组:18.5 kg/m2≤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3.9 kg/m2; 超重及肥胖组:BMI≥24 kg/m2。将入选对象按照2011年《原发性OP诊疗指南中的诊断标准》分为OP组:骨密度低于正常妇女骨量峰值均值超过2.5个标准差;非OP组:骨密度高于正常妇女骨量峰值均值超过2.5个标准差。
方法
临床资料:准确记录入选者姓名、年龄、绝经年龄。标准仪器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计算BMI=体质量(kg)/身高×身高(m2);绝经年限(年)=年龄-绝经年龄。
生化指标测定:受试对象禁食8 h以上,清晨6:00-6:30采血。采用生化全自动分析仪测定空腹血钙(calcium,Ca)、血磷(phosphorus,P)、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ELISA法测定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 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 TRACP)、骨钙素(bone gla protein,BGP);化学发光法测定25羟-维生素D3(25 hydroxyvitamin D3,25OHD3)、雌激素(estradiol,E2)。
骨密度及体脂百分比测定: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美国GE公司Lunar DPX Brav),测定受试者左侧股骨颈、Wards三角、大转子、腰椎L2-4骨密度值,及体脂百分比、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1%)。
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osteoporosis self-assessment tool for Asian,OSTA):根据公式OSTA指数=(体质量-年龄)×0.2。OP风险级别:OSTA指数>-1:低风险;-4≤OSTA指数≤-1:中风险;OSTA指数<-4:高风险。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计量资料均符合正态分布,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两样本t检验。双变量正态分布资料相关性分析使用Pearson相关系数,非双变量正态分布资料相关性分析使用Spearman相关系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了解OSTA指数识别OP的准确性,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体质量正常组和超重及肥胖组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比较
超重及肥胖组体质量、腹围较对照组高,而绝经年限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的年龄、BGP、TRACP、E2、25OHD3、ALP、C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 1)。
体质量正常组和超重及肥胖组骨密度及OSTA指数比较 超重及肥胖组腰椎L2-4骨密度、股骨颈骨密度、大转子骨密度较正常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的Wards三角骨密度、OSTA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 2)。
OP组和非OP组临床特征及生化指标比较
OP组年龄、绝经年限、BGP、TRACP、ALP较对照组高,而体质量、BMI、体脂百分比、E2、25OHD3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的腹围、C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 3)。
OP组和非OP组骨密度及骨折风险因子评估工具评分比较
OP组OSTA指数(-2.49±2.20)较对照组(-0.31±2.31)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骨密度和各临床指标的相关性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腰椎L2-4骨密度、股骨颈骨密度、大转子骨密度、Wards三角骨密度与BMI、体脂百分比、体质量、OSTA指数、E2呈正相关,与年龄、绝经年限、BGP、TRAP呈负相关,与腹围、25OHD3、ALP、Ca、P相关性较弱或无相关性(表 4)。
ROC曲线评价OSTA指数及FRAX识别OP的准确性
OSTA指数识别OP ROC曲线下面积为0.754(P=0.000),识别OP的敏感度为85.7%,特异度为53.9%(图 1)。讨论 肥胖和OP由于其日益增长的患病率及死亡率,逐渐成为两个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以往大部分研究显示肥胖可以增加骨密度,降低绝经后女性OP患病风险。本研究显示超重及肥胖组的骨密度较体质量正常组高,OP组的体质量、BMI、体脂较非OP组低,相关分析也显示体质量、BMI及体脂与腰椎L2-4、股骨颈、Wards三角、大转子骨密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卓铁军等,李淼等报道一致。体质量对骨密度的积极影响有以下几种机制:(1)机械负荷作用:体质量较大者骨骼所承受的负荷较大,可以刺激骨形成,减少骨吸收,故骨密度增加,本研究也显示出体质量与股骨大转子骨密度的相关性要大于腰椎,考虑与髋部直接承受最大重力有关;(2)激素作用:绝经后女性的雌激素主要来自于脂肪细胞,故肥胖的人雌激素水平较高,使骨形成增加,提高骨密度,本研究也显示肥胖组雌激素水平较高,骨密度较高;(3)营养情况:体质量可以反映出机体的营养状况,低体质量会阻碍骨骼的代谢,从而抑制骨形成。但近几年国内外有研究得出体脂与骨密度呈负相关,目前体脂对骨密度的影响机制仍然不太清楚。本研究所纳入的妇女无重度肥胖、脂肪过度堆积患者,所以考虑对于消瘦的绝经后女性,适量的增加体质量、体脂对骨量是有保护作用的。
骨代谢指标作为骨重建产物,易重复检测,无创伤,是OP的辅助检查,可以动态监测和评价药物的治疗效果。骨钙素、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是最常用评价骨形成和骨吸收的代谢指标。本研究得出OP组BGP、TRACP、ALP浓度明显高于非OP组,与李玉琴等报道一致,说明OP组骨转换较高。本研究相关分析显示BGP、ALP、TRACP浓度与骨密度呈显著负相关,从而显示通过检测血清BGP、TRACP、ALP可以对OP进行早期诊断,从而及早治疗。虽然目前骨密度检测是OP诊断的金标准,但其不能反映骨活动状态,也不能早期发现OP,所以及时测定骨代谢指标对OP早期诊断有重要辅助作用。
OSTA被证实在亚洲多个国家的OP高危人群的筛选效果较好,然而OSTA对我国人群的筛检准确性报道不一。本研究显示OP组OSTA指数明显低于非OP组,相关分析显示腰椎及髋部骨密度均和OSTA指数显著相关,说明骨密度越低,OP及骨折风险越高。本研究应用ROC受试者曲线分别分析了OSTA识别OP的准确性,发现ROC曲线下面积为0.754、准确性中等,表明OSTA识别OP准确性尚可,与报道一致。综上,早期行OSTA及骨代谢指标评估可以较好的筛检出OP高危患者。
本研究采用的是横断面研究,研究资料的来源可能存在一定偏倚,研究结果仅提示的是一种关联现象,且由于本研究所纳入的对象均为未发生OP性骨折患者,未能了解OSTA对骨折风险的评估效果,后续可以进行10年随访进一步研究OP性骨折风险,从而了解骨折风险因子评估工具评估OP性骨折的能力。本研究受试者例数较少且地域较局限,可能某些因素的暴露程度较轻,今后可能需增加样本量及扩大研究范围以提高论证的精确性。
综上所述,适当的增加体质量和体脂可以增加骨密度,减少OP的发生。同时,对于暂时无法行骨密度检测的患者,及早监测BGP、TRACP,并计算OSTA指数可以早期识别OP及骨折风险概率,及早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及药物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