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
当前位置: 首页 > Enews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第四十一期Enews

来源:CSOBMR 发布日期:2018-06-14 14:50:37浏览:2937次

Body weight homeostat thatregulates fat mass independently of leptin in rats and mice

体重感应器独立于瘦素以外调节大小鼠脂肪量的研究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18 Jan9;115(2):427-432.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久坐会增加肥胖、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全因死亡的风险,而站立似乎有益减肥。瘦素系统是目前唯一已知的脂肪量稳态调节体系,除此之外关于站立减肥及其他脂肪稳态调节的机制尚不清楚。骨骼作为内分泌器官之一,可分泌多种物质参与机体代谢调节,存在一定脂肪量调节的生理基础。因此,John-Olov Jansson等人推测,作为站立时的承重骨,下肢长骨中或许存在体重感应器可对生物体重进行调节。为明确体内是否存在第二个脂肪稳态调节体系,该团队对SD大鼠及饮食诱导后患肥胖症的C57BL6小鼠进行了相关研究。


首先将大小鼠分别分为负重组、空白对照组、进食匹配对照组(分别有大鼠8只、小鼠10只)。负重组于腹部植入重量为体重15%的胶囊;空白对照组及进食匹配对照组大、小鼠,分别植入重量为体重1.5%及3%且与负重组大小相同的空胶囊。负重组及空白对照组可自由进食;进食匹配对照组与负重组进食量保持一致。随后分别记录其体重变化,监测骨骼分泌的4种代谢调节相关物质(硬骨素、骨钙素、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脂钙蛋白2),以及与食欲调节相关的激素(瘦素、饥饿素、GLP-1)在负重小鼠体内的含量变化。14天后将负重组10只小鼠的负重胶囊取出,3天后检测其体重、脂肪量与骨骼肌量,以评估减负荷对生物体重的影响。为明确瘦素调节系统与体重感应器之间的关系,在植入胶囊11-15天后予负重组及对照组小鼠等量瘦素蛋白,观察两组在体重及体脂方面的变化。研究人员还使用白喉毒素和转基因技术清除了小鼠骨骼中的骨细胞,观察负重对生物体重是否仍有影响。


结果:负重组实际体重14天后降至最低值,约占总负重80%,并可保持至第49天实验终止;进食匹配组体重与负重组基本一致。MRI显示负重组白色脂肪含量显著下降,血糖水平及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负重组与空白对照组的棕色脂肪含量、氧气消耗、呼吸商以及活动强度等均未见明显区别。负重组小鼠去除负荷后,体重及脂肪量较前增加,但骨骼肌量同前,表明体重传感器存在双向调节功能。与瘦素蛋白联合中负重组及对照组结果干预后体重变化无明显差异,敲除骨细胞的转基因小鼠模型中,负重无法调节体重变化。此外,硬骨素、骨钙素等与瘦素、饥饿素、GLP-1等均未受到小鼠负重的影响。


本研究揭示了一个独立于瘦素调节脂肪量的体重稳态器(“gravitostat”),即骨细胞可感应生物体重的变化,通过对食欲的控制,维持体重稳定、减轻饮食诱导的肥胖并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如将瘦素与该机制结合,有望成为治疗肥胖的有效疗法。


编译:宋桉 王鸥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



Hip fracture trends in the United States, 2002 to 2015

美国2002~2015年髋部骨折的发生趋势


Osteoporosis international

2018 Mar;29(3):717-722.


髋部骨折由于有着高发病率、致死率和医疗保健费用,目前已成为公共卫生的一大难题。以往的研究发现,自1995年起,随着骨质疏松现代诊断手段及抗骨质疏松治疗在人群中的推广,美国髋部骨折的年发生率呈进行性下降。然而,近年来人群检测骨密度较前减少,应用抗骨质疏松治疗的比例亦有下降,所带来的治疗缺口使得人们开始关注其对髋部骨折发生率的不良影响。本研究囊括了医疗保险分析审查机构(Medicare ProviderAnalysis and Review, MedPAR)及有限数据集(Limited Data Set, LDS)两大数据源,通过其中的医疗索赔及入院信息来追溯2002年~2015年间美国髋部骨折发生率的变化。


本研究共包括了2,099,501例发生髋部骨折的女性患者,平均每年149,964例,根据年龄分为65-69、70-74、75-79、80-84、85-89及90岁以上,相应的骨折年发生率为5.5、7.8、13.8、22.1、25.8和24.9。结果发现,美国2002~2012年之间经过年龄校正的髋部骨折发生率呈线性下降,但随后3年进入了平台期,导致与预计的下降趋势相比,额外发生了超过11,000例髋部骨折。同时,研究还发现2012年以后各医疗机构应用双能X线仪检测骨密度的次数减少,诊断骨质疏松的例数亦相应下降。故2012年被认为是一个重大转折点。虽然极高龄组每年的骨折发生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65–69岁和70–74岁的患者在2012年以后每年的骨折发生率升高,分别从157、287例增加至162、298例。


综上,本研究发现,美国2002~2012年间髋部骨折发生率呈进行性下降,但随后3年内达到平稳,使得实际的骨折发生率较预计数值明显增加。因此研究者们建议进一步评估各种可能会引起髋部骨折发生率显著变化的因素,能对抗骨质疏松治疗缺口给出相应的对策。

编译:全婷婷 张嘉

北京协和医院骨科


新闻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