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导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献导读

狄诺塞麦停药后24例发生反跳性椎体骨折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来源:CSOBMR 发布日期:2018-01-25 14:41:28浏览:995次

ClinicalFeatures of 24 Patients With Rebound-Associated Vertebral FracturesAfterDenosumab Discontinuation: Systematic Review and Additional Cases

狄诺塞麦停药后24例发生反跳性椎体骨折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Journal of Bone and Mineral Research,Vol. 32, No. 6, June 2017, 1291-1296) 


RANKL的单克隆抗体-狄诺塞麦(denosumab)作为一种骨吸收抑制剂,目前可用于绝经后女性的抗骨质疏松治疗。然而,狄诺塞麦停药后导致的反跳性椎体骨折事件出现在一些案例报道中,并逐渐引起重视。既往的研究发现狄诺塞麦停药后骨转换指标(bone turnover markers,BTMs)会反跳性升高甚至高于用药前的基线水平,随之骨密度也会下降,但是仅有少部分患者在停药后出现新发骨折。为了探究狄诺塞麦停药后发生骨折事件的风险因素,希腊塞萨洛尼基州424军事医院的Athanasios DAnastasilakis等人总结和分析了24例狄诺塞麦停药后发生骨折的绝经后女性的临床特点。


研究对象中,13例来自PubMed收录的案例报道,11例来自作者所在的中心。24例患者共发生112次椎体骨折,92%的患者发生多次骨折,平均每人骨折发生次数为4.7(1-9)次,均发生在最后一次治疗后的8-16个月。最常受累的椎体为T12和L1。若以2年的治疗期限为界,治疗时间≤2年的患者骨折发生次数低于治疗时间>2年的患者(3.2±0.7v.s 5.2±1.4,P=0.055)。发生椎体骨折后,5例患者进行了椎体成形术,但都因新发的椎体骨折而失败。骨折发生后,多数患者继续采用药物抗骨质疏松治疗,最常用的是特立帕肽,其次为特立帕肽联合狄诺塞麦或单用狄诺塞麦。


狄诺塞麦停药后发生骨折事件的具体机制仍不明确,目前最普遍的解释是停药后BTMs反跳性增加和椎体BMD下降导致了骨折事件;治疗前的患者整体低骨强度也可能增加了骨折风险。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①治疗时间越长,停药后发生骨折的风险越高;②停药后的第一年椎体骨折的发生率高,随后骨折风险下降;③骨折后椎体成形术的成功率低。综上,狄诺塞麦停药后相关的椎体骨折需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为避免停药后椎体骨折的发生,狄诺塞麦停药后应尽快开始其他抗骨质疏松药物的序贯治疗。


编译:王文博 张嘉

北京协和医院

新闻列表
更多>>